阿丹发给我的消息已看到,要我说一说对本问题的看法。 看顶楼的两个例子中: 方法1:此法的螺旋线分为两段,第一段是10圈螺距为25的等距螺旋,第二段是0.25圈的螺距由25向135逐渐过渡的变螺旋线。 对于等螺旋线其螺距P=ΔH/Δrev 对于变螺旋线,螺距在每一个瞬间都在变化,其螺距为P=dH/drev,而其在变化范围内的平均螺距 P均=ΔH/Δrev 在SW的变螺旋段中螺距是线性变化的,所以其平均螺距是 P均=(P1+P2)/2 在方法1的第二段中,P1=25,P2=135,所以 P均=(25+135)/2=80 如果我们要求第一段和第二段都是等螺距的,由于螺距必须是一阶连续的,不可能突然跃变,所以通常的办法是在两段之间插入一小段变螺旋线作为过渡,这就是顶楼中的方法2. 方法2:此法的螺旋线分为三段,第一段是9.99圈螺距为25的等距螺旋,第二段是0.02圈的螺距由25向80逐渐过渡的变螺旋线,第三段是0.24圈螺距为80的等距螺旋。 由此可知,两种方法的最后0.26圈的是完全不一样的,所以在“比较”图中的结果相差很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