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与讨论、结论、参考文献
结果与讨论 经模流分析之后,在射出压力的部分,S 型 流 道和 I 型流道 并 无相对 差 异,约 为 140MPa。但是,因 S 型流道的浇口设计不 对称,导致在流率完成 70%时,一边已充填完毕而另一边尚未完成,形成充填不平衡(图 18~20)。 因此,由充填不平衡的因素来探讨射压,可 从流动压力曲线比较图(图 21)来看,S 型流 道在射压 140MPa 时比 I 型流道的时间久。 由此可知,浇口位置对于充填平衡有很大关 系,而流道的设计对平衡较无关联。 由充填温度(图 22)的结果发现,原设计与设 变 1 的塑料温度,都比原塑料温度 315℃明 显上升 10℃以上。这会影响产品的收缩率与 冷却时间的效率,如要减少这些因素,应更 改成型条件或选用黏滞系数较小的塑料材 料。 从保压温度结果(图 23~24)分析中,比较两流 道设计经保压冷却结束后,设计 1 的高温区 域比原设计的高温区域少。但比较两设计有 相同的高温区域,多集中于镜框两侧,其原 因应该是因镜框两侧的厚度较厚,导致塑料 冷却时间速度较慢。 产品经由冷却(图 25)后,两设计流道的翘曲 变形量(图 26~29),设变 1 各方向的翘曲变形量, 都比原设计的变形量都来的小。 结论 经模流分析后,发现于保压结束时,在所框 选区域仍旧存在有较高温度,将导致后续体积收 缩率偏高,在该处有较大的收缩变形。所以,如 能在此地区进行掏厚度处理,除了有效减少冷却 时间,也可能减少体积收缩率。 经以上的分析,比较原设计 S 型流道与 I 型 流道的设计,以 I 型流道设计较为可行,所以在 未来的规划以 I 型流道做为设计基础,进行其他 成型条件设计变更,达到对产品较佳的设计。 参考文献 1. 黄明贤、林宗彦,射出成形寻求最小翘曲量 及成行周期之制程参数优化,模具技术资讯第 93 期,2002。 2. 刘士荣、杨昌尧,液晶高分子射出成熔合线 之优化研究,模具技术信息第 79 期,2001。 3. 沈永康、叶添旺、陈三郎,微小齿轮模流分 析之研究,模具技术信息第 79 期,2001 4. 吴世民、吴政宪,微帮浦之射处成形制成模 拟研究,模具技术信息第 91 期,2002 5. 刘淑平,均一壁厚对开发和生产笔记本电脑 外壳之重要性,模具技术信息第 65 期,2000 6. 刘桂伶、许嘉翔,CAD 与 CAE 模流分析的 高度整合应用,模具技术信息第 91 期,2002 7. 黄俊钦、陈信宏,模具变型对薄壳产品在尺 寸和残留应力的影响,模具暨应用产业技术 论文发表会论文集,2009 8. 韩丽龙、施议训、邱廉翔,应用 CAE 分析 改善 FPC 链接器掀盖之翘曲,模具暨应用 产业技术论文发表会论文集,2009 |
【CAE模具高校产学联盟官方网站】产学合作技术交流整合平台,拓宽学生就业方向的道路,促进产学合作技术交流,加快CAE模具成型技术的快速转移。
Copyright © 2002-2024 www.iCAx.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