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一站式解决方案

iCAx开思网

CAD/CAM/CAE/设计/模具 高清视频【积分说明】如何快速获得积分?快速3D打印 手板模型CNC加工服务在线3D打印服务,上传模型,自动报价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讨论] 做过凸轮题目的兄弟看过来!重要!!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06-5-16 19:18:29 | 只看该作者

具体建模过程介绍

1.首先新建了一个基准平面DTM1代表连杆移动的导轨;
2.建立一个PIVOT-DIR变截面扫描面来表达升程函数的形状,草绘中心轨迹为长度10的直线,截
  面为高度等于1+evalgraph("graph1",10*trajpar)的直线段,+1是为了避免截面出现零长度;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12
发表于 2006-5-16 19:20:15 | 只看该作者
3.接下来需要求升程函数的一阶导函数,为此,首先在VSS面的顶边上建立一个域点,再建立
  一根草绘直曲线通过该域点并与VSS面的顶边相切来表达升程曲线的切矢即一阶导,标注该
  CURVE两端点的!水平距离为1(待会用两端竖直距离除以水平距离=竖直距离即为斜率,一阶导
  的值),然后建立测量特征测量CURVE两端点竖直距离,最后将这几个特征合成为一个局部组
  变成一个UDA叫G0,它用来测量沿升程曲线的斜率变化规律即导函数Vct;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13
发表于 2006-5-16 19:21:53 | 只看该作者
4.建立测量特征A000(测量类型为“UDA”)将斜率变化规律写成一个GRAPH函数,GRAPH调用名
  为“A000”;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14
发表于 2006-5-16 19:23:26 | 只看该作者
5.沿凸轮中心方向建立了长度10的直基准曲线作为扫描轨迹,其实也可取VSS面底边作轨迹;
6.设想凸轮静止而连杆机构及“地”围绕凸轮中心匀速转动360度,则原理分析中所提到的接触
  点D也将旋转360度从而形成凸轮轮廓,为了将GRAPH函数值代入,需要建立这样的一个变截面
  扫描:截面一方面沿直线轨迹前进代表时间轴,另一方面围绕直线轨迹旋转,当扫描到达终
  点时,截面正好转动360度;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15
发表于 2006-5-16 19:25:17 | 只看该作者
7.建立PIVOT-DIR变截面扫描面,用第5步基准曲线为中心轨迹,绘制截面并输入关系式;
8.绘制截面时需仔细,在图片中我为让大家看清楚,有意将整个截面多旋转10度
  (令sd23=!100+360*trajpar),
  有意将原本在起点处重合的OD和OE拉开(令sd31=atan(0.2*pi/(0.2*pi-m3))!+5)
  在截面中除OD是实线外,其余都是结构(辅助)线
  实际关系式如下:
  sd23=90+360*trajpar-----控制截面匀速转动,+90是因为不希望角度标成零
  sd18=1+evalgraph("graph1",trajpar*10)------+1是代表BG段
  m1=evalgraph("graph1",trajpar*10)---------取Ht升程值
  m2=evalgraph("a000",trajpar)----------取Ht的导数值
  m3=m2*9/(m1^2-4*m1+85)
  sd31=atan(0.2*pi/(0.2*pi-m3))        (m1、m2、m3是为使公式简单而建立的中间变量)

[ 本帖最后由 proe-007 于 2006-5-16 19:40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16
发表于 2006-5-16 19:26:30 | 只看该作者
9.建立草绘基准曲线表示凸轮轮廓,用“USE EDGE”并选择扫描面的外边缘;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17
发表于 2006-5-16 19:27:27 | 只看该作者
10.在草绘时会发现扫描面的起点和终点处不太好,未能准确重合,原因在于升程曲线
   GRAPH1的形状有问题,在起点处出现了负斜率,通过测量可以发现从基准平面到VSS面顶边
   的最小距离理论应为1,实则0.999991;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18
发表于 2006-5-16 19:28:11 | 只看该作者
11.建模完成,验证其驱动连杆时的实际升程与理论曲线GRAPH1之间的误差最大为0.0001,符合工程
   实践的要求;
12.凸轮原理是唯一的,但做法是多种多样的,希望我的方法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19
发表于 2006-5-16 19:31:29 | 只看该作者
最后,感谢版主严谨谦虚的治学态度!
20
发表于 2006-5-16 20:00:0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proe-007 于 2006-5-16 19:31 发表
最后,感谢版主严谨谦虚的治学态度!

其实刚开始的时候怀疑过,不过后来版大鼓励了也没有去深究。
建议版大给007多来几分,论坛需要这种对真理孜孜不倦的小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3D打印手板模型快速制作服务,在线报价下单!

QQ 咨询|手机版|联系我们|iCAx开思网  

GMT+8, 2025-4-19 16:30 , Processed in 0.026972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2-2025 www.iCAx.org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