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Ax开思网

标题: 做笔记本的朋友请进! [打印本页]

作者: davidlfxu    时间: 2003-12-10 20:39
标题: 做笔记本的朋友请进!
从事笔记本设计的朋友请进,
作者: jimy    时间: 2003-12-10 22:27
N/B cooler
作者: davidlfxu    时间: 2003-12-11 17:56
没有人吗?
作者: jesonlu    时间: 2003-12-12 09:48
我也是做NB的。
作者: Daniel2    时间: 2003-12-12 10:44
大家好,我也是做NB的,交个朋友,大家一起交流交流,共同提高,为祖国的电脑国产化努力.
  
  
作者: davidlfxu    时间: 2003-12-12 11:00
欢迎jesonlu和Daniel2两位朋友。
作者: luoheng    时间: 2003-12-12 11:57
jesonlu wrote:
我也是做NB的。

你知道我是誰吧?
作者: Daniel2    时间: 2003-12-12 15:12
各位仁兄,现在有个不好意思的问题向大家请教以下:
  NB 设计中,BOTTOM上的RUBBER具体在设计时有没有要注意的地方。
由于我对它没有实际的经验,所以在次提出来,大家讨论以下,希望大家赐教。
作者: Daniel2    时间: 2003-12-12 15:15
现在我手上只有一点资料,分享以下,是韩文的,不过我想大家一看就明白的,望大家多多讨论。
作者: davidlfxu    时间: 2003-12-12 15:36
Daniel2 wrote:
现在我手上只有一点资料,分享以下,是韩文的,不过我想大家一看就明白的,望大家多多讨论。

  
建议斑主给新来的兄弟加分!
作者: Daniel2    时间: 2003-12-12 16:05
谢谢,希望大家多多努力,现在中国的NB令人伤心,作为我们这些搞NB的,应该多多考虑以下国家将来的出路,想一想,努力的为自己国家品牌的NB努力,是多摸的自豪.
作者: luoheng    时间: 2003-12-12 16:21
Daniel2 wrote:
各位仁兄,现在有个不好意思的问题向大家请教以下:  
  NB 设计中,BOTTOM上的RUBBER具体在设计时有没有要注意的地方。  
  由于我对它没有实际的经验,所以在次提出来,大家讨论以下,希望大家赐教。

我提兩點﹐1.要注意硬度和顏色﹔2.要注意貼什么膠紙。
作者: Daniel2    时间: 2003-12-12 17:02
我提兩點﹐1.要注意硬度和顏色﹔2.要注意貼什么膠紙。
  
谢谢!
作者: Daniel2    时间: 2003-12-12 17:17
谢谢luoheng, 你的其他资料也一起谢谢了.
  
关于rubber的位置,不是很严重的问题,不过,设计的追求要求我们做进一步的探讨,如果笔记本的电池在hinge一侧,而你的rubber 的位置(hinge 一侧的) 又偏离hinge,那末在lcd达到大于120时,很容易bottom翘起来,所以在尽可能 的情况下,尽量靠近hinge中心所在的轴线上,
  
这是我的一点看法,望大家pp.
  
还有一个笔记本音箱的开口率是怎样计算的,请大家赐教.
作者: davidlfxu    时间: 2003-12-13 11:09
有哪位大虾讲讲LCD在笔记本中的结构设计要点。
作者: davidlfxu    时间: 2003-12-15 11:05
高手出来啊!
作者: garfield_you    时间: 2003-12-16 12:52
davidlfxu wrote:
有哪位大虾讲讲LCD在笔记本中的结构设计要点。

  
大家来这里,多多交流哦!如果有什么资料,大家记得共享哦!
一点资料,希望有所帮助!
作者: lf_520    时间: 2003-12-16 13:30
嘿嘿
   
      我从后门进来的,,偷听,不介意吧
作者: davidlfxu    时间: 2003-12-16 13:57
garfield_you wrote:
   
  
  大家来这里,多多交流哦!如果有什么资料,大家记得共享哦!  
  一点资料,希望有所帮助!

  
感谢尢兄支持这个贴子!
作者: davidlfxu    时间: 2003-12-19 09:28
请哪位高手讲一讲显示器中,亮度,对比度,响应时间,视角角度的概念。
作者: davidlfxu    时间: 2003-12-19 17:31
没有人啊!
作者: davidlfxu    时间: 2003-12-24 15:35
为了加强人气,我先讲讲笔记本的材料:
  
在笔记本的设计中,有以下几种材料是经常用到的:
  
(1): PC+ABS
PC+ABS是国产笔记本内使用最常见的材料,在化工业的中文名字叫塑料
合金,其特点是既具有PC树脂的耐优良耐热、耐候性及抗冲击性能和良
好的尺寸稳定性,(注:PC是属于i不定形塑料,其体积收缩率低。)又
具有ABS树脂优良的加工流动性。所以应用在薄壁及复杂形状制品,能保
持其优异的性能,以及保持塑料与一种酯组成的材料的成型性。该
PC/ABS塑料合金材料的综合性能较好,特别具有优良的耐热性能、冲击
性能、低温冲击性能和阻燃性。主要应用于通讯器材、家用电器、汽
车、电脑及外设部件。
  PC+ABS在笔记本电脑当中可能是用得最多的了,几乎在每一个本子
里面都可以找到。或者说整个外壳,或者说只是屏的顶盖,或只小到只
是内存或是硬盘的盖板。在其它的数码产品里面几乎也都是PC+ABS的天
下。在笔记本电脑中,大多数台湾给国内品牌OEM的机器里面,几乎是清
一色用了这种材料,而在国外的品牌中,体积稍大也就是全内置的机型
中也大为采用。比如说我们很熟悉的SONY Z1的腕托与屏的顶盖,而其底
壳是用镁合金。工程塑料的优点在于价格便宜还具有合金的特性。
作者: davidlfxu    时间: 2003-12-24 15:53
这是一款我拆的sony笔记本的显示器的盖板(其名称不规范,希望
兄弟们指正)。它是采用PC+ABS材料,其大小是:175.5*122.3mm,
其肉厚只有1mm。而其内部的肋的厚度只有0.5mm,我在foxconn的同
仁们一般都建议用肉厚的一半,由此看来,其结构与其说法是符合的,
但与某此教材有一点不一致。(兄弟们可以考虑其模具问题,比如
模具结构,是采用三板模的结构还是二板模,怎样才有可能防止流痕
和结合线等)。照片不是很清楚。
作者: davidlfxu    时间: 2003-12-24 15:58
图片
作者: luoheng    时间: 2003-12-24 16:01
davidlfxu wrote:
这是一款我拆的sony笔记本的显示器的盖板(其名称不规范,希望  
  兄弟们指正)。它是采用PC+ABS材料,其大小是:175.5*122.3mm,  
  其肉厚只有1mm。而其内部的肋的厚度只有0.5mm,我在foxconn的同  
  仁们一般都建议用肉厚的一半,由此看来,其结构与其说法是符合的,  
  但与某此教材有一点不一致。(兄弟们可以考虑其模具问题,比如  
  模具结构,是采用三板模的结构还是二板模,怎样才有可能防止流痕  
  和结合线等)。照片不是很清楚。

他的強度夠嗎?
作者: davidlfxu    时间: 2003-12-24 16:21
谢谢罗兄的提问:
      这就是我非常PF日资厂的设计,其结构强度非常之好,其原因有以
下几个方面:
      (1):我发现日本厂在设计上计是不模具成本的,它的上面一共有
十个卡勾,从上图可以看到,从而避免了盖板与显示器的下盖组装时其
外形发生变化。
       (2):其四角处有四个螺钉与显示器的下盖锁在一起,在保证了其
强度。
        (3):此产品是日本产品,其注塑机也是日本的,因此其对产品
的强度起到了不可忽略的贡献。
  
诸位网友,不要误会,我这里是"师夷长技以制夷",不是崇洋,还是要
灭洋。
作者: ydccyds    时间: 2003-12-25 08:09
从上图看,盖板左右两边距LCD显示区域边框的宽度很大,
从强度方面考虑,应有bracket作支撑。
作者: davidlfxu    时间: 2003-12-25 08:24
我又仔细检查了一遍,其上没有Bracket作支撑!
作者: davidlfxu    时间: 2003-12-25 08:31
附一张完整的图!
作者: luoheng    时间: 2003-12-25 08:50
厚是多少﹐好像很厚
作者: lf_520    时间: 2003-12-25 08:53
davidlfxu wrote:
谢谢罗兄的提问:  
        这就是我非常PF日资厂的设计,其结构强度非常之好,其原因有以  
  下几个方面:  
        (1):我发现日本厂在设计上计是不模具成本的,它的上面一共有  
  十个卡勾,从上图可以看到,从而避免了盖板与显示器的下盖组装时其  
  外形发生变化。  
         (2):其四角处有四个螺钉与显示器的下盖锁在一起,在保证了其  
  强度。
          (3):此产品是日本产品,其注塑机也是日本的,因此其对产品  
  的强度起到了不可忽略的贡献。  
  
  诸位网友,不要误会,我这里是"师夷长技以制夷",不是崇洋,还是要  
  灭洋。

  
我以前做的一款有8个screw呢::g
作者: davidlfxu    时间: 2003-12-25 08:53
30.45mm,另外您告诉我的厂商里面,您认为谁做hinge是做的比较好的?
作者: lf_520    时间: 2003-12-25 08:54
davidlfxu wrote:
我又仔细检查了一遍,其上没有Bracket作支撑!

  
指的是固定lcd 的bkt 嘛?::?
作者: ydccyds    时间: 2003-12-25 08:54
请再看LCD后盖的结构......
强度问题可能在那里得到保证,
同时它也在利用LCD自身强度
作者: davidlfxu    时间: 2003-12-25 08:55
lf_520 wrote:
   
  
  我以前做的一款有8个screw呢::g

  
从这一点正好说明我们有在这个方面向日本学习!
作者: luoheng    时间: 2003-12-25 08:57
davidlfxu wrote:
30.45mm,另外您告诉我的厂商里面,您认为谁做hinge是做的比较好的?

我也不知道﹐這部分不是我做
作者: davidlfxu    时间: 2003-12-25 08:58
lf_520 wrote:
   
  
  指的是固定lcd 的bkt 嘛?::?

  
No!
作者: lf_520    时间: 2003-12-25 09:02
davidlfxu wrote:
这是一款我拆的sony笔记本的显示器的盖板(其名称不规范,希望  
  兄弟们指正)。它是采用PC+ABS材料,其大小是:175.5*122.3mm,  
  其肉厚只有1mm。而其内部的肋的厚度只有0.5mm,我在foxconn的同  
  仁们一般都建议用肉厚的一半,由此看来,其结构与其说法是符合的,  
  但与某此教材有一点不一致。(兄弟们可以考虑其模具问题,比如  
  模具结构,是采用三板模的结构还是二板模,怎样才有可能防止流痕  
  和结合线等)。照片不是很清楚。

  
LCD 的上盖采用两板模,直交道  
LCD 得下该采用三版模,多点进胶
防止流痕 和结合线的方法多采用增加模温,改善冷却的条件,根据冷零的过程来设置交口位置等等,其实流痕与震纹差不多::?
作者: davidlfxu    时间: 2003-12-25 09:03
ydccyds wrote:
请再看LCD后盖的结构......  
  强度问题可能在那里得到保证,  
  同时它也在利用LCD自身强度

  
当然其后盖的厚度要厚一些,其厚度达到1.7mm,也没有其他的Bracket,
我认为sony的hinge做得比较成功,能将LCD固定得比较合理,其强度
也行!
作者: lf_520    时间: 2003-12-25 09:03
davidlfxu wrote:
   
  
  No!

哪知什么::K
作者: davidlfxu    时间: 2003-12-25 09:04
luoheng wrote:
   
  我也不知道﹐這部分不是我做

  
我还得谢谢您,我将与他们联系!
作者: lf_520    时间: 2003-12-25 09:05
davidlfxu wrote:
30.45mm,另外您告诉我的厂商里面,您认为谁做hinge是做的比较好的?

  
给我看看,说不定我还了解点::?
作者: davidlfxu    时间: 2003-12-25 09:05
lf_520 wrote:
   
  哪知什么::K

  
它指的加强显示器盖板的加强肋,以加强其强度!
作者: davidlfxu    时间: 2003-12-25 09:12
lf_520 wrote:
   
  
  LCD 的上盖采用两板模,直交道   
  LCD 得下该采用三版模,多点进胶  
  防止流痕 和结合线的方法多采用增加模温,改善冷却的条件,根据冷零的过程来设置交口位置等等,其实流痕与震纹差不多::?

  
LCD的上盖来讲,其材质好象不是塑料的,像Mg合金的,因此也就不是
二板模结构吧!(我不知道在压铸模里面是否也这样称呼),
下盖是采用三版模,多点进胶,没错!
作者: davidlfxu    时间: 2003-12-25 14:12
再来谈谈其材料(2)
  
在笔记本中,常见的材料还有Mg合金。
(1)我们在买笔记本时,一些销售人员常常会讲我们的电脑是用什么
飞机材料做成的,其实其就是镁合金。它是在铝中加入少量的镁金属。
其为什么要加入镁?请各位兄弟讲讲,讲得好请求斑主加分!我这个只
是个建议啊!过一下我再给答案!
作者: lf_520    时间: 2003-12-25 16:01
ding  
  
  你能说出abs 、pc 在塑胶合金中的百分比吗?
作者: davidlfxu    时间: 2003-12-25 16:47
ABS 30%~50%,
PC   70%~50%
在笔记本内有一定的阻燃剂。
作者: davidlfxu    时间: 2003-12-26 09:29
在做hinge中,其质量的可靠性要求非常严格,请问,谁知道其每个部件
的材质及热处理工艺要求吗?
作者: davidlfxu    时间: 2003-12-27 09:39
没人讲,我再请教一个问题,谁能分享一下有如下所示的液晶示器的厂
商资料!要求其有效区比例相当大。
作者: bes0405    时间: 2003-12-27 13:19
davidlfxu wrote:
   
  
  LCD的上盖来讲,其材质好象不是塑料的,像Mg合金的,因此也就不是  
  二板模结构吧!(我不知道在压铸模里面是否也这样称呼),  
  下盖是采用三版模,多点进胶,没错!

  
從圖示的看來下蓋也只是采用的普通的二板模結構.多點進膠而已,
不要把日本的人的產品看得比什麼都好,SONY有的產品也是在大陸的工廠做的!
:-d:-)
作者: bes0405    时间: 2003-12-27 13:21
davidlfxu wrote:
在做hinge中,其质量的可靠性要求非常严格,请问,谁知道其每个部件  
  的材质及热处理工艺要求吗?

  
這個HINGE 不錯,看來你這個NB的檔次不低啊!
  
LCD可以180度圓周旋轉,得找一家比較有實力的廠家.::y::y::y
  
::y::y::y
作者: davidlfxu    时间: 2003-12-29 09:13
davidlfxu wrote:
没人讲,我再请教一个问题,谁能分享一下有如下所示的液晶示器的厂  
  商资料!要求其有效区比例相当大。

  
我自己来顶!相信有高手们会出来指点小弟。
作者: davidlfxu    时间: 2003-12-29 09:50
兄弟们,只要是有效区比例大的域就行啊?我急了,老大们已向我要资料了。
作者: davidlfxu    时间: 2003-12-31 08:59
davidlfxu wrote:
兄弟们,只要是有效区比例大的域就行啊?我急了,老大们已向我要资料了。

  
谁能分享一下有如下所示的8~8.4英寸的液晶示器的厂  
商资料!要求其有效区比例相当大。
作者: davidlfxu    时间: 2004-1-6 11:19
谁有关于笔记本电池的相关技术资讯。
作者: luoheng    时间: 2004-1-6 13:38
看看可不可以
  
作者: davidlfxu    时间: 2004-1-6 16:24
谢谢,我将找比亚迪及国光等电池厂商,向他们要点资料。
作者: davidlfxu    时间: 2004-1-6 16:29
我先与大家讨论一下锂离子电池的一些特点,如有好的,请大家补上。
  
锂离子电池  
  
铅酸, 镍镉, 镍氢电池已经成为小尺寸充电电池的常规选择. 无线电子设备小而轻的发展趋势则要求充电电池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 而且,全球环保意识的觉醒也对电池提出了符合环保的要求.
  
特征
  
A. 高能量密度
锂离子电池的重量是相同容量的镍镉或镍氢电池的一半,体积是镍镉的40-50%, 镍氢的20-30%
  
B. 高电压
一个锂离子电池单体的工作电压为3.7V(平均值), 相当于三个串联的镍镉或镍氢电池.
  
C. 无污染
锂离子电池不含有诸如镉,铅,汞之类的有害金属物质.
  
D. 不含金属锂
锂离子电池不含金属锂, 因而不受飞机运输关于禁止在客机携带锂电池等规定的限制.
  
E. 循环寿命高
在正常条件下,锂离子电池的充放电周期可超过500次
  
F. 无记忆效应
记忆效应是指镍镉电池在充放电循环过程中, 电池的容量减少的现象. 锂离子电池不存在这种效应.
  
G. 快速充电
使用额定电压为4.2V 的恒流恒压充电器可以使锂离子电池在一至两个小时内得到满充.
  
方形锂离子电池和圆柱形锂离子电池的规格书
  
应用
  
锂离子充电电池迎合了现代电子产品发展的要求. 这种新的电池技术有着许多优异的特点, 如能量密度高, 工作电压高, 储存性能好, 循环寿命高等. 锂离子电池广泛应用于3C 产品, 也即是个人电脑, 移动电话和诸如便携式CD机, PDA之类的个人无线电子设备.
作者: davidlfxu    时间: 2004-1-9 09:33
看来作此行的兄弟很少,没有人帮我顶。我就自己顶吧!希望当作自己
的一个设计历程吧!我将将我整理的一些资料逐渐放上去。我现在遇到
一个问题,谁能找到更好的键盘供应商,有在做笔记本键盘的朋友进来
吧!我现在从sony笔记本上拆的键盘其厚度只有3.8mm,其变形量却有
1.4mm,哪位朋友(希望做笔记本或者做其键盘)能提供如此好的供应商给
我们,下附一张照片。
作者: davidlfxu    时间: 2004-1-9 09:34
sony 键盘的照片。
作者: Daniel2    时间: 2004-1-9 09:49
davidlfxu wrote:
看来作此行的兄弟很少,没有人帮我顶。我就自己顶吧!希望当作自己  
  的一个设计历程吧!我将将我整理的一些资料逐渐放上去。我现在遇到  
  一个问题,谁能找到更好的键盘供应商,有在做笔记本键盘的朋友进来  
  吧!我现在从sony笔记本上拆的键盘其厚度只有3.8mm,其变形量却有  
  1.4mm,哪位朋友(希望做笔记本或者做其键盘)能提供如此好的供应商给  
  我们,下附一张照片。
[sup]
你是指行程吗
作者: davidlfxu    时间: 2004-1-9 09:56
Daniel2 wrote:
[sup]  
  你是指行程吗

  
兄弟讲的不错!三星笔记本的键盘其行程是多少,你有量过吗?[sup][/sup]
作者: davidlfxu    时间: 2004-1-9 09:57
怎么字这么小,看不清楚了。
作者: davidlfxu    时间: 2004-1-12 11:05
我正在拆S200这款机器,有人要吗?
作者: taiyangyulia    时间: 2004-1-12 12:06
看你很辛苦,顶
作者: lf_520    时间: 2004-1-12 12:19
davidlfxu wrote:
我正在拆S200这款机器,有人要吗?

  
要要阿要阿要阿要
作者: davidlfxu    时间: 2004-1-12 13:33
现在我发现其螺丝的头部是自制的,因此要特殊的螺丝刀,我现在只
好想想办法,去做一把吧!
作者: xiao.han    时间: 2004-1-12 17:08
ding
作者: davidlfxu    时间: 2004-1-12 17:19
先将其外观拍几张照片以吸眼大家的眼球。
  
笔记本的接口
作者: davidlfxu    时间: 2004-1-12 17:21
外接口(2)
作者: davidlfxu    时间: 2004-1-12 17:22
俯视图
作者: davidlfxu    时间: 2004-1-12 17:24
3-D view
作者: davidlfxu    时间: 2004-1-12 17:25
仰视图
作者: gpc    时间: 2004-1-12 17:26
davidlfxu wrote:
从事笔记本设计的朋友请进,

  
做康柏的英业达,让俺去,俺没去;-);-);-),算我一个吧!说不定哪一天会回头::6::6
作者: davidlfxu    时间: 2004-1-12 17:27
打开时的侧视图
作者: gpc    时间: 2004-1-12 17:28
davidlfxu wrote:
打开时的侧视图

  
还是热心肠的多!!
作者: davidlfxu    时间: 2004-1-12 17:30
gpc wrote:
  
  
  做康柏的英业达,让俺去,俺没去;-);-);-),算我一个吧!说不定哪一天会回头::6::6

  
欢迎兄弟加入!
作者: davidlfxu    时间: 2004-1-12 17:34
镁铝合金的显示器面板的底盖。
作者: davidlfxu    时间: 2004-1-12 17:39
我希望将此贴做成精华:
  
资料慢慢上,共同学习,共同提高,为笔记本产业国产化而努力。我也
希望网友加入其中讨论,群策群力,做到每天进步一点点,每天都有新发
现。
作者: 初学者请教    时间: 2004-1-12 21:58
支持一下,先报个到!
谢谢各位的共享~~~~~
作者: huang    时间: 2004-1-15 22:17
做NB的外壳的现在向金属化发展吧,有镁合金和铝合金,现在的镁合金一般是压铸成型,而它的成功铝很底,材料又很难回炉(要用真空炉)铝合金一般上外壳采用冲压,把铝的含量提高,表面用阳极处理,这样外观就比较漂亮,而且成功率比较高!镁的比重要比铝轻,镁合金为1.9,而率合金为2.7~2.9
作者: DUMMYSHU    时间: 2004-1-16 08:46
who can tell me how to use heatsink?
作者: garfield_you    时间: 2004-1-17 17:53
到上海出差了半个月,回来了!
笔记本越来越趋于轻薄化,我们都采用镁铝合金,一般都是在a面和/活d面,这样就有一个问题了,我们的rf方面就受到了很大的挑战,我们知道在天线的周围一般需要一个相对屏蔽的空间,请问大家有没有这方面的资料!
谢谢!!
作者: davidlfxu    时间: 2004-1-30 15:45
终于找到打开的工具了,在这两天会上一些有关S200的东东上来,
作者: garfield_you    时间: 2004-1-30 17:28
感谢davidlfxu兄的辛苦工作和大力支持,看了davidlfxu提供的东东,很是受用。掌声鼓励!!
同时,希望有更多更好的呈现在大家面前!
新的一年里,祝福大家身体健康,工作顺利,财源滚滚!
作者: kevinlll    时间: 2004-2-3 08:35
lf_520 wrote:
   
  
  LCD 的上盖采用两板模,直交道   
  LCD 得下该采用三版模,多点进胶  
  防止流痕 和结合线的方法多采用增加模温,改善冷却的条件,根据冷零的过程来设置交口位置等等,其实流痕与震纹差不多::?

  
::{::{::{::{
你的上蓋是指後蓋嗎? 直接進膠要看中央附近是否有logo區域否則可考慮公模進膠
下蓋--LCD開口那一件,兩板模使用潛入式膠口(香蕉或牛角型),4~8點粉普遍的開法
作者: lf_520    时间: 2004-2-3 08:55
kevinlll wrote:
   
  
  ::{::{::{::{  
  你的上蓋是指後蓋嗎? 直接進膠要看中央附近是否有logo區域否則可考慮公模進膠  
  下蓋--LCD開口那一件,兩板模使用潛入式膠口(香蕉或牛角型),4~8點粉普遍的開法
::y::y::y::y::y::y
作者: huaems    时间: 2004-2-3 09:00
辛苦了
作者: davidlfxu    时间: 2004-2-3 09:51
1
作者: davidlfxu    时间: 2004-2-3 09:51
2.
  
拆开键盘
作者: davidlfxu    时间: 2004-2-3 09:54
3.
  
键盘的图形
作者: davidlfxu    时间: 2004-2-3 09:58
键盘也具有散热的作用,其通过其上密密麻麻的很多“透气孔“,热量从孔中排除散发到空气中,而热量的交换就在你敲击键盘的时候完成的,呵呵,的确是一个非常有创意的想法。
作者: davidlfxu    时间: 2004-2-3 10:01
将主板的下盖螺丝打开,然后用小的一字起子将键盘翘开,发现下面有一多孔的铝板。其作用有二个,其一用于解决北桥的散热;至于其能散多少热可以通过公式来计算。其二多孔以便键盘等各种数据线的组装;
作者: davidlfxu    时间: 2004-2-3 10:04
7.  拧开8个螺丝,打开主板上盖,在铝板的底部发现有五块导热胶,其作用分别是通过其解决北桥、南桥、两个电源电感和电源控制芯片散热问题。在其上方我们也发现其有两个扬声器,其直径大小为16mm。其主板上盖的材质是PC+ABS。其中三个鼠标键是通过热熔方式与主板上盖结合在一起,鼠标键的材质是ABS。
作者: davidlfxu    时间: 2004-2-3 10:05
我有点事,等一下再上。
作者: hydezh    时间: 2004-2-4 09:46
Ding
作者: davidlfxu    时间: 2004-2-6 10:05
8
作者: davidlfxu    时间: 2004-2-6 10:06
9
  
BIOS电池
作者: davidlfxu    时间: 2004-2-6 10:07
10
  
网卡模块
作者: davidlfxu    时间: 2004-2-6 10:09
11
  
日立硬盘




欢迎光临 iCAx开思网 (https://www.icax.org/)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