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开思网工业级高精度在线3D打印服务

iCAx开思网

CAD/CAM/CAE/设计/模具 高清视频【积分说明】如何快速获得积分?快速3D打印 手板模型CNC加工服务在线3D打印服务,上传模型,自动报价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UG,catia, pro/E,哪个前景最看好?

[复制链接]
1311
发表于 2009-8-7 08:32:21 | 只看该作者
133页了,强贴
1312
发表于 2009-8-7 08:56:20 | 只看该作者
说句老实话,proe5.0还不如proe4.0。
PTC收购OSD却没见有什么整合,看来不是PTC技术开发人员觉得整合难度太大就是因为两者本质性的区别而根本无法整合。
确实让人失望。同步性建模是以后的大趋势,而PTC已被远远地甩在后面了,如SW也推出了类似的同步快速建模,虽然功能还很弱小,但是有好于无。
说真的,不看好PTC。
UG很有可能会是一只黑马。从NX6.0中可以看出它的野心和技术力量。
而达索近几年有些不思进取,从V6也可以看出,其实进步不大,无非就是借用网盘的概念,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比起PTC来还是强不少的。
尽管与UGS比起来势均力敌,也在目前市场上占有很大的优势,可是技术创新却比不上UGS,这是大家都不能忽视的。UGS公司推出的重用技术是很强大的,却被众多竞争对手都忽略了。这是很危险的。希望大家都去琢磨一下UG的重用技术,估计PTC公司或达索公司的开发人员会倒吸一口冷气。
我倒不希望届时UGS公司一独做大,毕竟多几家竞争对手,可以约束和警醒它价格不要抬得太高。
再多唠叨几句:现在众人都错误地认为曲面强大便代表着整个软件强大,如果真是这样,达索公司早就攻城拔寨,UGS和PTC也早就会俯首称臣了。其实一个软件的强大与否在于其整体的综合水平如何。仅仅在某一方面突出就妄想称为天下第一是极其可笑的。要是这样,MSC公司会笑都笑不醒。这也是众多公司至今仍然不遗于力推出新技术的原因。做为3C行业,要综合CAD、CAE、CAM现在更要加上PDM和PLM,我们放眼看去,客观地讲,UGS和达索是不相上下的,并且,私底下认为,UGS在整体上或许更胜一筹,而为什么诸多汽车厂家和航空领域不愿过多采购或是根本不采购UG呢?这当中涉及很多原因,有很大一块原因是因为GM的因素,导致众多汽车厂家防止技术数据外泄而拒绝采用UG。而CATIAy就不存在这样的现象,因为CATIA一开始就是师出航空业,并且它的主也是航空业,这也打消了众汽车厂家用它的戒心。PTC也不是完全没有涉足汽车行业,例如丰田、奥迪、宝马等几家汽车厂家就用Proe来设计发动机。只是PTC没有涉足汽车车身行业而已。

本帖最后由 kuanghaitao 于 2009-8-7 09:13 编辑
1313
发表于 2009-8-7 14:52:04 | 只看该作者
kuanghaitao 发表于 2009-8-7 08:56
说句老实话,proe5.0还不如proe4.0。
PTC收购OSD却没见有什么整合,看来不是PTC技术开发人员觉得整合难度太大就是因为两者本质性的区别而根本无法整合。
确实让人失望。同步性建模是以后的大趋势,而PTC已被远远 ...

丰田的车身覆盖件用的就是pro/dieface,怎么叫没涉足车身?难道丰田车身就不是车身?况且丰田是全球覆盖件技术水平最高的,车身光顺性最高的的汽车商,当然软件只是很小的一方面,丰田的工艺本来就很厉害。
航空业,难道UG就不是师从航空业?麦道难道是造汽车的?汽车业UG的客户在下降,CATIA在增加倒是事实。更别忘了航空航天业CADDS和IDEAS是很有势力的。
UG的同步建模,没什么大不了的。功能还算好用。不过软件技术水平称不上什么革命性。可以局部参数可独立于特征树,让用户将心思只花在编辑修改区,而不用去关心特征历史建模数据关联结构,本质上就是非参和参数的融合而已,算法上没有什么革命性的变化。真正的革命性最先进的算法是VGX,可是EDS把SDRC买来融进UG又卖走,没见将IDEAS的变量化算法消化了什么,倒“痛快”的让IDEAS自身自灭,IDEAS的分析模块UG也没见学到什么。其实UG几十年来的发展就一直走的是东补一补,西加一加,到头来还是修修补补一个大杂烩,真正的革命性的创新没有。可惜了IDEAS
1314
发表于 2009-8-7 14:59:35 | 只看该作者
kuanghaitao 发表于 2009-8-7 08:56
说句老实话,proe5.0还不如proe4.0。
PTC收购OSD却没见有什么整合,看来不是PTC技术开发人员觉得整合难度太大就是因为两者本质性的区别而根本无法整合。
确实让人失望。同步性建模是以后的大趋势,而PTC已被远远 ...

我倒不认为汽车商用CATIA的多是因为GM的原因,其实原因大家都能发现,就是美国汽车业变得越来越垃圾,欧洲日本越来越强。而欧洲是CATIA的势力范围。美国汽车继续“破产”下去,UG将越来越将市场送给CATIA
1315
发表于 2009-8-8 07:48:50 | 只看该作者
L'Hopital 发表于 2009-8-7 14:52

丰田的车身覆盖件用的就是pro/dieface,怎么叫没涉足车身?难道丰田车身就不是车身?况且丰田是全球覆盖件技术水平最高的,车身光顺性最高的的汽车商,当然软件只是很小的一方面,丰田的工艺本来就很厉害。
航空业 ...

欢迎这位兄台参与讨论,我的一些消息也只是听UGS公司人员说的,难免一叶障目。不过很多也是我用过上述几个软件后以及行内确实存在的一些情况加以分析的。
丰田车身用的是CATIA,发动机才用的是proe,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丰田有意把PTC培养成第二个UGS,丰田与PTC早在几年前就结下了战略联盟,就是PTC公司有专门人员长期为丰田来解决汽车专有方案。就好像当年UGS为通用汽车的服务一样。其实这也是值得可喜的。毕竟百花齐放最符合我们这些用户。
至于兄台说到的UGS近几年一直走的是修修补补的路子,也不是不对。特别是后期GM把EDS卖给HP,EDS就把UGS甩卖给几家不知名的公司,确实对UGS造成很大的打击和被动,还好西门子慧眼识英雄,将UGS收于其麾下,这是一个重要的战略转折点。
兄台所说的同步建模不是革命性的,不可否认,但确是以后的趋势,要不然达索也不会在V6中增加同类技术,SW也不会自2008开始也加入该技术,并在以后的版本中逐步加强该技术,同时PTC也收购了HP的OSD,应该初衷就是也想发展这方面的技术,可是现在却一直没有动静。同步建模技术的方便性不仅是简单的动态建模,而在于很多情况下所见即所得,与你的想法同步。
另外,我一在强调的是UG NX的重用技术,西门子对此技术并未像同步建技术那样高调宣传,但我认为恰恰相反,该技术是很高效的,它可以将不同软件间的数模中的某对象动态地移到NX建模实体中。当然同一个软件中(如NX)也可进行此类操作,这样的效率是很高的。这方面的技术好像并未引起其它公司的注意。这是很要命的。
另外,自NX7.0开始,假如说NX5.0和NX6.0是脱胎换骨,那么无疑NX7.0是浴火重生了,是非常值得大家期待的。有几个亮点提前透露:
1、钣金同步建模;
2、草图;
3、Imag做为一个模块被整合进来了;
....(不再说了)

本帖最后由 kuanghaitao 于 2009-8-8 07:55 编辑
1316
发表于 2009-8-8 09:10:27 | 只看该作者
丰田近几年的车身,至少覆盖件冲压工艺流程用的是pro/dieface
我所说的同步不是革命性的是指,同步建模没有算法原理上的改变,本质上还是修修补补。只要是混合建模,或者是非全参的软件就能做到类似同步的功能。CATIA不是V6才有,V5中的Functional Modeling Part Design就是类似的功能。当然变量化软件其并行求解的算法实现起来更是没问题。至于SW的就不提了,他的实时动态只能说比野火5.0的动态稍微自由性大点而已。
至于重用技术,接触少。抛砖引玉地说,其实应该就是特征识别功能,其他软件包括UG自身以前就有,比较感兴趣,能多大程度将CATIA或其他软件的特征甚至建模数据结构复制过来?

本帖最后由 L'Hopital 于 2009-8-8 09:17 编辑
1317
发表于 2009-8-8 09:31:04 | 只看该作者
其实说,同步是趋势,倒不如说参数与非参混合建模是趋势。SDRC的变量化从功能上也是融合参数与非参,当然算法上就差得十万八千里,换句话说功能的实现方式不同。不过技术上太超前,期待以后能被某个厂家重拾说不定真的是革命性的变革。
论坛中很多人总是一概否定参数,对非参大加叫好。可是我就又问了他们何不去用犀牛这样的完全非参无历史的油泥软件呢?不可否认在初期概念设计时,这种“油泥软件”显得格外的用,像油泥一样,任由设计师按自己的想法拿捏。但所有设计的产品是最终要制造出来的。但这些“油泥”非参无历史软件对工程参数的支持和面向制造自动化的需求几乎没有,使得工程师不得不在pro/Engineer、CATIA或其他参数化建模CAD上进行面向制造的二次建模。所以,PTC发明基于历史的特征性参数化建模的意义自然是不言而喻了。虽然它是80年代的创造,但是那才是真正意义的变革
1318
发表于 2009-8-8 09:53:40 | 只看该作者
L'Hopital 发表于 2009-8-8 09:31
其实说,同步是趋势,倒不如说参数与非参混合建模是趋势。SDRC的变量化从功能上也是融合参数与非参,当然算法上就差得十万八千里,换句话说功能的实现方式不同。不过技术上太超前,期待以后能被某个厂家重拾说不定真 ...

1、估计并没有人全盘否定PTC的全参理念,PTC对于3C行业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然而发展到现在,越来越多的被发现全参有很大的局限性。
2、SDRC的变量化技术UGS公司自始至终一直在延承,更没有被埋没之说。其实UGS公司从NX3.0开始就尝试整合I-deas的变量化技术,直到NX6.0更是有很多I-deas的影子,只是对于普通用户来似乎不易察觉。况且当初UGS和西门子在洽谈收购事宜时,西门子也谈到了对I-Deas技术的真正整合事项,应该在NX8.0之后最终完善。
3、重用技术与特征识别技术是不同的两个概念,重用技术,顾名思义,就是能够重用以前的一些数据,避免重新构建而浪费不必要的时间和精力。同时,重用技术可以保证在重用以前的数据的同时,可以对重用的数据进行新的编修,与大家所说的特征识别是天壤之别的。说得通俗一点(手头没有重用技术西门子的视频),就是可以在UG的重用库中保存和定义一些常用的结构块,例如筋,螺丝柱,各类凸台、通用件的二维草图等。上述这些数据并不仅局限于NX自身,也可以来自于Proe、CATIA和SW等软件中。保存在重用库中之后,在以后的产品设计开发中,就可以借用过来。直接拖到当前实体上,能够自动识别几何拓扑关系。非常好用。建议去网上搜索西门子的关于重用技术的视频,有关这方面的演示可以给你一个很好的启示。我只是粗浅的了解。
4、同步建模不是修修补补,而且孰不知同步建模用在有参建模中更是如虎添翼。如果真要这样说,那建议多去用用,多去体会。

本帖最后由 kuanghaitao 于 2009-8-8 10:06 编辑
1319
发表于 2009-8-8 10:04:25 | 只看该作者
华丽的界面,简单易用的操控方法,强大无与伦比的功能。非catia莫属。
不管你看不看好,也不管你用什么做设计,不学一下catia真的是在业内的一种损失。
1320
发表于 2009-8-8 10:05:13 | 只看该作者
solidworks开始也有点向catia的操控风格,华丽的界面靠近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3D打印手板模型快速制作服务,在线报价下单!

QQ 咨询|手机版|联系我们|iCAx开思网  

GMT+8, 2025-4-22 23:28 , Processed in 0.024226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2-2025 www.iCAx.org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