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E野火版4.0实用教程》以Pro/E野火版4.0中文版为蓝本进行讲解,共分17章,主要内容包括:草绘及实训、基准特征的创建、实体特征的创建及实训、曲面特征及实训、模具没计及实训、零件的装配、创建工程图、机构运动及动画效果等。 本书以应用为主线,收入了大量的习题,所选择的练习都是模具生产的典型实例,通过与数控加工结合,使学生能完成真正的模具加工伞过程。 《Pro/E野火版4.0实用教程》适合机械类的高职和中职院校的学生使用,也适合Pro/E软件的初学者学习。 《Pro/E野火版4.0实用教程》:职业院校通用教材。 目录 第1章 Pro/E野火版4.0的主要功能模块 1.1 Pro/E野火版4.0应用基础 1.2 主要功能模块 思考与练习 第2章 参数化2D草绘基础 2.1 参数化2D草绘的绘图环境 2.2 绘图工具 2.3 几何工具 2.4 约束工具 2.5 尺寸标注与修改 2.6 镜像、复制、缩放和旋转工具 思考与练习 第3章 2D草绘综合实训 3.1 绘制草绘图(一) 3.2 绘制草绘图(二) 3.3 新建零件草绘图 思考与练习 第4章 基准特征的创建 4.1 使用和创建基准平面 4.2 基准轴 4.3 基准点 4.4 坐标系 思考与练习 第5章 基础实体特征 5.1 拉伸特征 5.2 旋转特征 5.3 扫描特征 5.4 螺旋扫描特征 5.5 创建混合特征 5.6 扫描混合特征 思考与练习 第6章 实体特征 6.1 孔特征 6.2 壳特征 6.3 筋特征 6.4 拔模特征 .6.5 倒圆角特征 6.6 倒角特征 思考与练习 第7章 特征的操作 7.1 特征的复制 7.2 特征的阵列 7.3 特征的移动 7.4 特征的旋转 7.5 特征的镜像 思考与练习 第8章 实体特征综合实训 8.1 建立阀体零件模型 8.2 绘制拉伸特征零件模型 8.3 建立拉伸、扫描混合特征零件模型 8.4 建立瓶体零件模型 8.5 建立手机面盖实体模型 8.6 建立照相机面盖实体模型 8.7 建立叶片实体模型 8.8 建立耳机实体模型 思考与练习 第9章 曲面特征的创建和编辑 9.1 拉伸曲面 9.2 旋转曲面 9.3 扫描曲面 9.4 混合曲面 9.5 边界混合曲面 9.6 曲面的合并 9.7 曲面加厚 9.8 曲面延伸 9.9 曲面偏移 9.10 曲面修剪 9.11 曲面实体化 思考与练习 第10章 曲面特征实训 10.1 创建鼠标零件模型 10.2 创建风扇叶零件模型 思考与练习 第11章 零件装配 11.1 装配的放置约束 11.2 元件的移动 11.3 分解视图 11.4 元件的快速装配 11.5 装配环境中的零件操作 思考与练习 第12章 零件装配设计实训 12.1 零件装配与分解视图 12.2 应用“主控件”的产品设计 思考与练习 第13章 模具分模 13.1 简单分型面模具分模 13.2 碰穿模具分模(方法1) 13.3 碰穿模具分模(方法2) 13.4 一模多腔模具设计 思考与练习 第14章 模具分模实例 思考与练习 第15章 工程图的创建 15.1 工程图绘图环境的设置 15.2 各类型视图的创建 15.3 视图的编辑与工程图草绘 15.4 工程图尺寸标注与工程图文件转换 15.5 尺寸公差和几何公差的标注 15.6 表面粗糙度、注释和表格的制作 思考与练习 第16章 工程图创建实训 16.1 制作轴承座工程图 16.2 制作连接器工程图 思考与练习 第17章 机构运动及动画效果制作综合实训 17.1 创建电风扇的运动机构和动画 17.2 摇摆件的动态分析和动画仿真 17.3 滑块曲柄机构的运动学分析和动画仿真 参考文献 序言 作者多年从事模具的CAD/CAM工作和教学,具有丰富的实践和教学经验,清楚地了解学生的需求和企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本书由浅入深地介绍了Pro/E野火版4.O软件的使用方法,书中的实例和习题都是作者精挑细选的,所选择的练习都是模具生产的典型实例,结合数控加工,使学生能完成真正的模具从设计(CAD)到数控加工(CAM)的全过程。 本书共分17章,第1章介绍了Pro/E具备的基本功能;第2章介绍了Pro/E的参数化2D草绘功能;第3章是2D草绘实训;第4章介绍了Pro/E的基准特征的创建;第5章介绍了Pro/E的基础实体特征的创建方法;第6章介绍了Pro/E的实体特征的创建方法;第7章介绍了对特征的操作;第8章是实体特征的综合实训;第9章介绍曲面特征的创建方法;第10章是创建曲面特征实训;第11章介绍了零件装配方法;第12章是零件装配的实训;第13章介绍了模具设计的方法;第14章是模具设计实训;第15章介绍了T程图的创建方法;第16章为工程图创建实训;第17章介绍机构运动及动画。 本书适合机械类的高职、中职院校的学生和Pro/E软件的初学者使用。 本书的前十章和第13、14章由周志强编写,第11、12章,15~17章由邱其艳编写。感谢卞西格、陈华健、谭超、郭加进为本书提供的帮助。 因本书涉及的内容广泛,限于作者水平和时间的仓促,书中难免存在错误和疏漏之处,恳请专家和读者批评指正。 文摘 插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