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ote]IceFai wrote:
我想这种方法对没有skeleton功能模块的proe用户还是可以用,但有这个模块的用户真的不建议了.因为所有的功能skeleton只会多而不会少.
骨架的使用方法并不全是林清安书中所说的那种方式!
那种方式不难理解,不是top_down的最高境界,真正的是讲究团队精神的,是大型复杂,不是一个人,几个人,而是跨部门的,包括产品设计,和模具设计的!自己作一个产品,使用骨架有时候会把问题搞复杂,把精力放到考虑特征关系上!而不是产品结构上!
曾经使用过参考同级别的零件作参考,在装配中中重新生成!体现了Pro/E在参数化层次上的深不可测!
一般自己作简单的装配,可以在.asm中设置同级别的零件之间的参考!前提是掌握好零件之间的配合和参考关系!
1.一般来说作为skeleton的是越简单才越好管理嘛.这样才能更专注于外形和装配的控制.
简约的才是最能够给后面的工作者更大的发挥空间!
好比给了你一个大的框架,你去在这个框架中去描绘细节!
3.因为publish geom只是一个特征的引用而没有真正的copy出来,所以基本不会增加特征的复杂度.有利于运算.并且所有的零件的publish geom都在skeleton 一个文件内更好管理.
赞同!不过机器配置好的话可以提高效率,哪怕是走弯路也会快点!哈..
现在在AutoCAD中拆画模具零件!关键是你对结构了解,熟悉.才能够有目的的去做,好比箭在玄上,有目的一次中的!高手可以边看报纸边考虑零件怎么样去设计!我现在的领导就是这样,8点上班,10点开机,一蹴而就!剩下的就是看别人忙活! |